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

台灣教育: 曾發表文章 2011-01-09 高教密集評鑑 有助邁向卓越?

高教評鑑已完成一個周期了,據報導不久就要進入第二個周期了。真的有必要那麼急嗎?若要學校系所退場,根本不需要評鑑,未來幾年就會因少子化陸續發生了。
北歐國家的高教評鑑,一年大約只評鑑四所大學,評鑑委員要到受評學校住幾天,用心的協助受評大學改善。台灣不到幾年就把全國超過百個大學都評完了,且馬上就要進入第二周期。我們這種全面評鑑的做法真的有成效嗎?受評單位是感謝評鑑中心幫助他們邁向卓越?還是有完全不同的看法?
評鑑中心是否可以告訴大家,幫助各校邁向卓越的成效如何?也讓大家評鑑一下。
以前強調大學自主治校,評鑑之後,已漸漸變成評鑑治校了,誰也不敢得罪評鑑中心或評鑑委員。校內主管也常說,因評鑑要求所以不得不做,只要搬出這一句話,大家只好忍下來,不得不配合,否則害學校評鑑不佳,豈不罪過大了。

最近學期末,學校正忙,評鑑中心卻前一天傳來一個通知,第二天就要被抽到的教師們,排排坐填問卷,沒空去還要求要自己找人替代。再這樣下去,我擔心會變成評鑑治校了。
對於評鑑委員們,各校更是好好款待,本來只是評鑑委員的善意建議,但幾乎每一個意見都要去遵循,即使改變教育理念也要去遵行,因為那樣才不會被評品質不佳。
面對未來,高等教育需要多元發展,絕對不能朝同一個模式去發展。但我實在很擔心這樣下去,所有大學都更往同一模式發展。

評鑑也再次引發教育界只看表面的長久缺失,重視美化數據與書面資料,而不重視教育的核心理念,更別提大學精神了,所有績效都要有書面證明資料,才有東西給評鑑大人看。
我心目中理想的評鑑中心,是讓學校願意誠實的提出他們的困境與問題,與評鑑中心與教育部共同合作謀求改善之道。而評鑑中心也能主動去發掘各校的優點,拿給其他學校參考。建議教育部先讓第二周期評鑑緩一緩,先檢討第一周期的做法是否適當,並補助幾個研究案檢討評鑑是否有讓各大學「邁向卓越」。
【2011/01/09 聯合報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