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

台灣教育: 曾發表文章 2006-04-16 用成績定義優秀 扭曲學子

報載一位明星高中生因不滿分手,而用刀砍傷所曾交往的女校高中生。希望這是個案,我一直很擔心愈「優秀」的人,若沒有關懷,對社會危害會愈大。
我們的教育習慣用「成績」來定義小孩子是否優秀,導致孩子的思維及觀念偏差。其實成績好壞並不是優秀的最重要因素,公民社會所需要的優秀人才,更重要的是能帶領善良風氣,能關懷弱勢。以前走上不歸路的人,大部分來自弱勢家庭,但我發現現在走上不歸路的,有愈來愈多是很聰明的人。

例如,以前的金光黨,只是騙騙一些讀書不多的人,但看看現在,台灣已快成了「詐騙之國」,已很少人沒有被詐騙的經驗,詐騙的手法也常讓人嘆為觀止。有時我常在想,這些騙子這麼聰明,有這麼多創意,為何不來研究高深的學問。

前陣子大學指考是否要加考公民與社會,引發議論,我非常贊成提升公民意識,也一直盼望早日看到台灣成為公民社會的那一天到來,但整件事的思維是希望以「考試」去引導教學,以「成績」去評定學生,而一些更核心且重要的事,例如要編什麼樣的課本、如何教才能提升公民意識,反而是很少受到重視。

若我們的教育還是想以考試引導教育為主軸,而不觸及教育的核心問題,任何所謂好的改變,都將會變成學子的壓力,除了將會讓學子更沒有創造力,更糟糕的是,讓小孩子觀念偏差,以為考好「公民」就是優秀的公民。

依我多年參與環保及永續教育的觀察,最重要的是教下一代如何真心的關懷環境及實行,否則教再多知識沒有關懷及實行,國內的環境仍然一樣糟,更別談要達到「永續台灣」。

小孩子的人格教育是一個國家很重要的基石,我們不該再以成績來定義學生的好壞,家長以及老師們也該檢討了,千萬不要讓小孩子以為您只重視他們的成績。
【2006-04-16 聯合報 A11版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